“橙色预警”、“极重污染”……近年来,引发全民关注热潮的环境问题,把空气净化器市场催热了,空气净化器行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逐渐爆发,但是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市场品牌鱼龙混杂,净化原理各式各样,净化效果参差不齐,一些企业甚至夸大或虚假宣传产品,最终被“坑害”的,就是我们这些为品牌买单的消费者。 其实早在2016年,为了加速整个行业的洗牌,有效制约一些不具备资质的企业,提高行业准入门槛,使空气净化器市场进一步得到规范,空气净化器新国标《GB/T18801-2015》正式推出执行。不过,细心的人不难发现,新国标虽然能够对整个行业起到规范作用,然而作为普通消费者,我们却依然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选购一款好的空气净化器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新国标中各种数据的意义,聊聊新国标下怎样选购空气净化器的那些事儿。 新国标下,空气净化器选购看哪些指标? 主要看这几个指标: 净化性能(CADR)、滤网寿命(CCM)、净化能效、噪音。 CADR:指洁净空气量,即单位时间通过净化器过滤后,输出的洁净空气总量,单位是m/h,包含颗粒物CADR和甲醛CADR。 CADR值是空气净化器每运行1小时为室内提供的洁净空气的体积,主要衡量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。例如,颗粒物CADR为500m/h,就表示1小时能净化500立方米空气中的颗粒物。从理论上来说,CADR值越大,说明净化速度就越快,适用房间的面积也就越大。它也有个计算公式:适用房间面积=CADR值*(0.07-0.12)。比如说,空气净化器的CADR为600立方米/小时,那适用面积则为600*0.07或0.12=42-72平方米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因为考虑到噪音和能效等因素,CADR值指标并不能无限高,只能说在保证用户舒适的使用前提下,这一指标越高越好。 CCM:指CADR值衰减到50%时,累积进化污染物(颗粒物或甲醛)的总重量,单位为mg,它代表的是空气净化器的持续净化能力,也可以理解为滤网的使用寿命。颗粒物CCM是用P表示,共分为四级,从高到低依次为P4、P3、P2、P1;甲醛的CCM用F表示,同理,从高到低依次为F4、F3、F2、F1。

